梁瓊慧老師,社會心理學期末筆記(Ch4 Thin Slicing 主題到第七章完)
Ch4
Ch 4.2初始效應的影響
有兩種
- Primal effect: 學習一連串有序列關係的項目時,排列在最初的學習材料較容易記憶。
- Belief perseverance: 我們傾向於堅持初始判斷,即便後來的資訊讓我們重新考慮。
初始效應(第一印象)的方法舉例:
* Power posing experiment: 展現高姿態的時候要把身體向前傾,而展現低姿態的時候要把身體蜷縮成一團。
Ch4.3 決定、思考別人為什麼那樣做?
有兩種理論如下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 由心理學家 Fritz Heider提出,代表如何解釋自己和他人某些行為的原因(簡而言之就是如何解釋一個人為什麼那樣做,why does he/she do such thing?),有分兩種
- 外在歸因:指將個體行為解釋為情境(環境)因素使然者,例如某人對我發火也許是因為她被工作搞得很煩躁。
- 內在歸因:指個體將行為之發生解釋為自己性格使然: 例如,說愗人對我發火是因為他的個性易怒。
共變模型(Covariation Model)
- 由心理學家 Harold Kelley提出說 ,人什麼時候會傾向採內在歸因,什麼時候會傾向外在歸因。比較判斷他人的行為如何隨著時間、地點、自身角色、參與者、其他情境因素而「一起改變」(英語:covariate)。此際有三種重要的資訊,或稱三個「維度」(面向)的考量。
- 以上提到的三個維度如下
- Consensus 共識 (別人面對相同刺激與主角有相同行為表現的程度)
- Distinctiveness 區別 (主角面對不同刺激行為表現相同的程度)
- Consistency 一致 (跨情境和時間,主角面對某一刺激表現相同行為的程度)
- Consensus 和 Consistency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有沒有一群人和我做出一樣的行為,後者是"自己"是否在跨情境和時間的行為一致。
- 內部規因為主時,(L,L,H),外部時,(H,H,H)
- 很好理解,內部歸因為主,因為只受自己的性格影響,因此一致性會最高,其他前兩個和外部比較有關的因素就不關
- 而當外部歸因為主時,前兩個和外部的自然是以高比率為主,而最後一個也高。
- 以下為 維基百科的例子:
- 若:共識性高(大家都會罵此員工),特殊性高(老闆不常罵其他員工),一致性高(老闆常罵此員工,幾乎是一見到就罵)→人們傾向於做外向歸因,亦即問題出在刺激(員工)身上。
- 若:共識性低(除了老闆之外,其他人不怎麼罵此員工),特殊性低(老闆經常罵許多員工),一致性高(老闆經常罵此員工)→人們傾向於做內向歸因,亦即問題出在行為人(老闆)身上。
- 三個維度不一定都會同時存在,因此Consistency, Distinctiveness 較 Consensus常用
基本歸因偏誤(FAE)
- 人們在評估他人的行為時,即使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仍總是傾向於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一定是他有這樣的人格,才做出這樣的行為),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許是情勢所迫,或這個場所有特殊的潛規則),亦稱作 correspondence bias 對應偏誤,因為我們都只關注於人本身,而沒有注意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知覺顯著性
- 我們看得清楚比較清楚的人,會認為他們說的話比較重要
兩步驟歸因(Two steps attribute)
- 首先做一個內部歸因,這會是很快的反應,接著按照情境調整歸因,但要調整多少很容易調整不夠,需要努力與意識的注意。
- 什麼時候代表自己進入慢速調整階段了呢?
- 妳有意識地停下,並且在判斷前仔細審思
- 妳想要做出精準的判斷
- 妳懷疑某些行為(例如:妳懷疑某人說謊)
自利歸因偏差
- 即人們通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性格特質,而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環境影響,而對他人則正好相反。
- WHY: 維持自尊、希望他人讚賞、對環境因素掌握度高
- 例外: 單打運動員,難以將失敗做外歸因
公平世界信念
- 假設世界是公平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優點是可以相信公正因果報應
- 缺點是容易譴責受害人,例如說被強暴的人就是穿得太暴露
Bias Blind Spot
* 認為別人比較會做出錯誤決斷,而自己不會
Ch4.4 文化與社會認知
Holistic vs Analytic Thinking
- 整體: 專注人、物上面,較少專注在對談或情境。
- 分析: 專注在人、物 而且 還有周圍的情境
在基本歸因偏誤中的文化差異
- 個人主義文化: 較常使用傾向歸因(偏人格特質),比較像人格心理學家。好比在美國奧運金牌得主會強調自己的努力與天賦。
- 群體主義文化: 較常使用情境歸因(偏外部因素),比較像社會心理學家。好比在日本奧運金牌得主會強調是家庭與朋友師長的功勞。
Ch5 自我
*[自我]: self
Ch5.1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如何發展
- self-concept 自我概念,人們相信自己擁有的個人特質 The overall set of beliefs that people have about their personal attributes.
- Origin of the self 自我的起源
- Child's self-concept 小孩的自我概念 具體、參照物理特徵(年齡、性別、鄰居、嗜好)
- Maturing self-concept 趨成熟的自我概念
比較脫離物理特徵
較多「心理狀態」和「別人如何評斷自己」
特徵的變化會影響人的自我? 人們傾向於覺得「道德」的變化(例如:粗魯、種族歧視)會比「知覺」的變化(例:視力差戴眼鏡)更影響人的自我
- 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
地區 | 美國 | 日本 |
---|---|---|
諺語(proverb) | 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吱吱響的輪子會被加上油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做事要展現自我的態度) |
The nail that stands out gets pounded down. 棒打出頭鳥(展現自我就會吃虧) |
自我觀 (view of the self) |
獨立(independent) 1. 由自己的想法、感受、動作來定義自我 2. 獨立、獨特很重要 |
相依(interdependent) 1. 由和他人的關係來定義自我 2. 他人的想法、感受、動作會影響自我 3. 連結、相依很重要 4. 打壓獨特性 (unique) |
> 例:日本皇太子妃放棄高學歷工作選擇扮演傳統的妻子角色,許多西方人無法理解。 | ||
> 這就是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 |
- 自我 的功能
- self-knowledge 自我認知 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誰
- self control 自我控制 我們如何作計畫、下決定
- impression management 印象管理 我們如何在對方面前表現自己,並讓對方用看待自己是如自己所期望的
- self esteem 自尊 我們如何對自己保持一個正面的評價
Ch5.2 內省,內省可以了解自己到什麼程度?
內省(introspection)
- 人們向內審視自己想法、感受、動機的過程
- 人們其實不常依賴內省,因為:內省有時候令人不愉快,且有時感受和行為的理由可能是外在因素。
自我察覺論(Self-Awareness Theory)
- 一個人們專注於將自己的行為和內在,心理的基準比較的想法
- 有時人們會逃避自我,不想面對,因為自我審視的時候是一種頗為厭惡的行為(aversive)->關掉內在聚光燈
- 並非所有的逃避自我都不好,有時候也是一種宗教表達或是心靈行為,抑或是在自我審視的過程中能讓我們知道事情的是非對錯。
判斷我們為何感受、解釋自己的行為(Judging Why We Feel the Way We Do)
- 難以斷定,例如,妳為什麼會陷入這個情緒。
- 以因果論來解釋: 造成一個人想法和行為的原因,通常會由文化來學習。但機模和理論並非絕對正確
對於原因的自省的結果(Consequences of Introspecting About Reasons)
- 我們去思考導致我們態度的原因,常常造成我們的態度改變,同時,人們假定他們的態度轉變的原因是容易以語言表達的。
- 缺點如下
- 只專注於能以語言表達的方向
- 但對於難以表達、解釋的原因通常就忽略掉
- 但也就是那種難以解釋的原因才是真正影響長遠的
Ch5.3 人們如何以觀察自己的行為來了解自己
自我知覺論(Self-Perception Theory)
- 當我們的不確定自己的態度時,我們會著重於當時發生的情景和行動來推斷自我的態度。
- 不定時,也會從行為來推斷內在感受。
- 會想要判斷這些行為是否能反映出們的感受以及這個情況是否能反映出我為何那麼做。
內外在動機(Intrinsic vs Extrinsic Motivation)
- In: 會參加某種活動是因為自己喜歡,個性驅使。例如參加營隊是我真的喜歡和他人合作。
- Ex: 會參加某種活動是因為有外在利益,而非本身喜歡。例如參加營隊是為了賺取津貼。
- 例如考量到外在動機,家長可能會用金錢、點數、玩具等等獎勵
- 但可能會有反效果,讓小朋友變得太唯利是圖。
- 過度辯護效應: 人類的行為中內外在動機都會有所作用,但是有時候會把外在動機看得太強烈,以至於低估內在動機帶來的影響。
- 以表現為條件的獎賞較能降低內在興趣的損害(跟以任務為條件相比),原因在於,表現的好才能真正代表一個人喜歡這個東西,而不是為了做而做。如果只是把事情做到了而沒有做好,那並不能代表他真正喜歡這件事情。
心態
- 固定: 我們有些能力無法改變的
- 成長: 我們的能力是可塑造的,隨著成長改變
- 固定心態在失敗後容易放棄
- 要稱讚小孩的努力而非小孩的天分
情緒二因論(2 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 意識到自己的生理激發狀態(psysiological arousal)
- 找尋對於激發過後的生理狀態做出合理的解釋,亦即自我知覺的過程
- 但有時候會因為錯誤歸因而導致情緒判斷失真(梁老師提到的)吊橋實驗)
- 誤判的情況: 二因論的判斷方法,通常會很主觀,依賴於自己的解釋(例如站在吊橋膽戰心驚,女生走過來會以為自己就是喜歡她)
Ch5.4 人們如何用他人來了解自己
- 自我概念是由周遭的人型塑
經由比較自己和他人來了解自我
- 例如比較能力: 我賺多少,他賺多少,他多我少,我較不好。
- 社會比較論(Social Comparsion Theory): 我們經由與別人比較來對自己的態度與能力有所了解。會探討兩個重要的東西
- 1.何時進入了社會比較論: 當我們不確定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能力不確定,勢必就得比較)
- 2.妳跟誰比較: 最初會先和身邊的人
- 向上比較: 與能力比自己好的人比較,為了知道自己的極限以及不足。
- 向下比較: 與能力比自己差的人比較,顯得自己較為優越。
經由吸收他人(對我的)觀感來了解自我
- 顧里的鏡中自我: 借他人了解自己。
- 社會調節(Social Tuning): 人們接受、採用他人的態度。(有時不太準確,因為人們傾向於接受喜歡的人的態度而反之亦然)
經由對他人諮詢來了解自己的未來
- 情感預測(Affective Forecasts) 人們對於未來遭遇到情緒(更精確地說,情緒環境)的估計、預測。 *
Ch5.5 自我控制,與其執行功能,啥時成功抑或是失敗呢
- 自我控制(Self Control): 為現在做決定、為未來做準備。
- 抑制想法: 會想要不去想我們想忘記的事情,但其實不容易,也不那麼有效。
- 消耗效應(Depleting Effect): 在一個方面付出努力,就會在另一方面有所消耗(例如在下午的時候下載非法歌曲原因可能是因為此時對於對抗邪惡能力有所消耗)
- 如何增加自我控制的持續時間:
- 1.相信自己的控制能力會提升
- 2.在失控前察覺
- 3.信仰
Ch5.6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又叫做 自我呈現(Self Presentation)
-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人們會如何描繪自己,使得別人看待自己(被看)是符期望的。
逢迎(Ingratiation)與自我設障、設限(Self-Handicapping)
-
逢迎(Ingratiation): 拍馬屁、讚美,讓自己是能被他人喜歡的(Making ourselves likable to another person)通常是對於地位比我們高的人進行逢迎諂媚的行為。
-
自我設障、設限(Self-Handicapping): 為自己的過錯找理由,例如都偷懶不去練校隊(取自中正大學心理營: 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又稱自我設限)我們傾向安排一個情境,讓自己在失敗出現之後,不會讓別人覺得是自己能力不足而降低自己的自尊,也就是留個退路找台階下。),失敗卻說不是自己沒有好好練習,而是說沒有時間等等。自我設障又分為以下兩種
- 行為自我設障(Behavioral self-handicapping),反向地做一些看似會減少成功機率的行為,因此即便他們失敗了也有台階下,說什麼我考前一天都在打電玩才會考不好,而不是我上課不認真、掌握不熟。
- 口頭自我設障(Reported self-handicapping),沒有做一些會阻擋成功的事情,但傾向於找藉口。例如說考不好是因為考試的時候肚子痛
Ch5.7 自尊:我們對自己的感受
- self esteem 自尊: 人們對自己的整體評價(正、負面)
- 高自尊的優點:
- 即便環境艱困的時候也能堅持住。
-
無懼死亡(? 不懂為什麼會有這個 在ppt p79 第一項)
- 驚恐管理論:人面臨死亡時,對原本會後悔的事情都比較放下了
- 死亡凸顯性:人在死亡前,會很焦慮,於是採取了自我防衛機制,透過自我肯定的方式,告訴自己生在世上是有意義的,加強自尊,減少遺憾
- 自戀行為(Narcissism) 由過度的自我戀愛以及欠缺對他人的同理心所形成。
- 現今的人更自戀了
Ch6 為自己的行動辯護的需求:減輕失調的代價與好處
Heaven's Gate Cult
- Mass suicide
6.1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認知失調論
維持穩定、正面的自我形象
- 人一般會去盡力維持自己喜歡的形象
- 當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形象會覺得不舒服
當認知衝突:
- 產生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 當同一時間有兩種相矛盾的認知(E.g., 信仰、想法、價值觀、行為模式)而使人產生不舒服的狀態
- 或多或少對自我認知、形象造成威脅(Threat to self-image)
三種減輕失調的方法:
- 改變行為
- 透過改變其中一種認知(應說,改變一種失調的認知changing one of the dissonant cognitions)來辯護自己的行為
- 透過加入新的認知(by adding new cognitions)來辯護自己的行為
舉個🌰:有個負責任、快樂、滿足的人,某天做了件違反自己形象的行為(抽菸),接著會經歷認知失調
- 改變行為:不抽菸了
- 改變認知:例如原本覺得抽菸不好是因為可能會致癌,現在告訴自己其實抽菸不會致癌
- 加入認知:抽菸這件事能讓自己放鬆
自我肯定(Self Affirmation)
- 加強自我概念(Self-Concpet)
- 透過加入其他正面的特質來減輕其他事件的失調
- 例如某個老菸槍戒菸又失敗了:我雖然很不理智的跑去抽菸還戒不掉,但是我是個厲害的數學家(在此催眠自己依然是個厲害的數學家就是一種以其他正面特質來減輕其他事件的失調之方法)
衝擊偏誤(Impact Bias)
- 高估了自己對於未來會發生的痛苦事件的情緒反應的強度與持續時間
- 為什麼會發生?
- 人容易沒有意識到 Dissonance Reduction 的力量,一般來說 Dissonance Reduction 可以快速地使人振作
失調與自我概念
- 最痛苦是對於自己的了解,尤其是那些有高自尊心的人
- 對自尊的打擊可能會讓我們做出離經叛道的事情(ppt15頁的作弊行為),好比考試突然考得很差,因此想要去作弊。
決定
- 每當做決定時,都會經歷失調
- 不管哪個選項都會有好有壞,選擇 A 會有 A 的壞處,而其他被捨棄的選項有其好處,這種有選到某些壞處然後捨棄某些好處便會產生認知失調
- 但是人很常 distort our likes and dislikes
- 人會傾向低估下列兩項
- 做出的決定的壞處
- 被捨棄的決定的好處
- 決策後的失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 亦即決策後產生的失調(後悔我的選擇: 認為我選得不好,早知道我就選另一個選擇),可以透過【愛你所擇以及厭你所不擇(?)】來降低失調感受。
選擇的永久性(Permanence of The Decision)
- 越重要的決定 → 越強的失調
- 永久性越高的決定 → 越強的失調
製造不可反悔的錯覺
- 低球法
- 商人先讓人假裝下便宜的契約,再來說缺貨,取而代之給一個較高利潤的契約
- 由於買家已經決定買,難以改變決策,就會接受較高價的契約
- WHY奏效? 1.自我承諾(已有決定要買的感覺) 2.對未來的期待(買到之後的感覺) 3. 價格沒有差太多(想說,我也不想在那裏浪費時間了,再浪費可能又沒有了,沒差那幾n元)
不道德的選擇
- 做了不道德的事,跟原本的道德觀不相符->1.認知失調,改變想法,以後會更不道德 2.認知失調,改變行為,以後再也不做,以後更道德
- 不論改變行為或是改變想法以及是否道德,都是要讓原本做了這件事情產生的失調影響降低,使自己相信我這樣做是對的。
- 舉個例子: 我不作弊,但我沒考好 -> 產生了決策後的失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認為我作弊反而可以考比較好->心裡會掙扎->為了降低心裡掙扎的痛苦也就是減輕失調->改變態度說->你要相信作弊是比考不好更邪惡,更不符合道德的一種行為。
文化對認知失調的影響
- 過程一樣(最終應該都是減緩了失調)
- 內容有所不同,例如為自己增添了什麼想法,自我的改變是因文化而有差。
Ch6.2 日常中的自我辯解
- 認知失調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運作,又有什麼方法可以有建設性的降低他?
付出的自我辯解(Justification of an effort)
- 人們傾向於相信、或喜歡付出很多努力的決策是好的(既然我對某事物多,那它應該是好)
- 例子: Aronson and Mills 一開始付出很多努力加入社團的成員會對社團有較高的忠誠度(即便我們進去是個冗員),反之亦然。
- e.g. 花很大力氣加入的社團,反而很糟糕,大失所望
- 你該如何降低這種失調以及自證、自我辯解自己的行為?
- 外部理由:環境因素
- 內部理由:自我態度
反態度主張
- 叫人做出跟內心想法不一致的事->認知失調
- e.g. 讓人做無聊的工作,給他1 or 20元,並要他跟下一個人說這很有趣(反態度),收到1元的沒有外部理由,所以認知失調會認為這工作真的有趣,收到20元的則因為覺得是為了錢而說謊(20元構成足夠的外部理由來使人說謊)
懲罰與自我說服
- 若給小孩太大獎懲,則小孩歸因於外部理由(外部利益罷了,External Justification),不會將想法內化(例如變得唯利是圖,想考好就只是為了贏錢而不是真的想要把知識學好)
- 若給少一點,小孩會自我說服,相信這有用(真正改變內心,Internal Justification)->長效改變(循序漸進地給予由小到大的獎勵,這樣小孩就真的會想把知識學好)
自我說服的持續效應 (The Lasting Effects of Self-Persuasion )
- 實驗: 小朋友被禁止玩最有趣的玩具,嚴格處罰的群組相較於溫和處罰的群組會覺得玩具被禁止的玩具是較為有趣的,因為外部理由較為強烈(被禁止玩玩具的處罰很強烈),而溫和處罰的那個組別則會認為外部理由不夠強烈,可以透過改變內部理由(人本身的態度出發)來認為那個玩具不好玩,就能避免處罰。
- 簡單來說,強烈處罰的小朋友不玩玩具的原因在於他們是為了避免被處罰(外部歸因),而溫和處罰的小朋友則是透過改變對玩具的態度(認為玩具無聊,不完也罷)來避免處罰。
- 這個主題代表的是,懲罰強與內外部理由關係度對心態的影響。
虛偽誘導
- 讓他人察覺到自己的想法行為不一致(行為、態度等等),促使沒有外部理由的認知失調(我知道我作弊了,因此我會做出反省(?)之類的抉擇,以不至於作弊後後悔)
- 百度文庫
Ben Franklin Effect
- 當我們請不認識的人幫我們做事,會讓他對我的印象變好
- 因為人不該幫不熟的人做事->認知失調
- 抑或是第二種說法: 此乃一種「心理混淆」的現象,當我們幫助了一位我們不喜歡的人,我們心裡產生了矛盾;我們會極力說服自己,認為此人「其實不錯」,慢慢的忘了自己不喜歡他這件事。尤其是對方很厚臉皮,明明一直欺負你,卻一副好像很「欣賞」你、「需要」你,你就會一直不斷的做你的「濫好人」。
Justifying Cruelty
- 持續做殘忍的事,是因為先認知失調後讓自己接受了。
- 例如說: 他就是討厭那個受害者,他罪有應得。
克服失調(Overcoming Dissonance)
- 認錯與負責,說的比做得容易(事實啊XD)
- 自我辯護的過程可能是無意識的,但是一旦我們知道可以自我辯護自己的行為,我們應可以監測這個變化
Ch7 態度 (~P.52?)
7.1 態度的本質和起源
-
態度: 對人、物、想法的評價 Evaluations of people, objects, and ideas.
-
態度由三種 component 組成
- affective 情感的
- behavioral 行為的
- cognitive 認知的
-
外顯、內隱 (差在自己能不能意識到)
cf. | 外顯態度 | 內隱態度 |
---|---|---|
特性 | 自己有意識、能簡單說明 | 非自願、無法控制、有時沒意識到 |
課本例 | Robert 身為白人、相信人種皆平等、憎恨種族歧視 以上是對「種族議題」有意識的價值觀,會影響 Robert 的行為 |
Robert 長大的地方對少數族群有很多負面刻板印象。 這種負面想法會影響他本人,但本人未必會察覺。如果他遇到少數族群,如南美人,自動觸發的負面印象、感受,就是內隱態度。 |
例 | 我討厭網通原 你不孤獨 |
有些人對「肥宅」有負面刻板印象。 有這種印象的人遇到他心中「肥宅」形象的人的時候,所觸發的印象、感受就是內隱態度。 |
7.2 好像跳得很快? e3 上也沒特別標註 7.2 就先跳過了
7.3 態度改變
- 態度的改變很常是因為社會(或是周遭)影響
- 改變行為來改變態度會造成失調
說服人讓人態度改變
- Yale Attitude change approach
說服的有效程度取決於 who says what to whom
- who: attractive、credible
- what:自己較不會受影響的事
- whom:分心的人、智力中等、年輕人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推敲可能性模型
routes to persuasion 說服路徑
- 中心路徑、周邊路徑
[中心路徑]: central route [周邊路徑]: peripheral route
cf. | 中心說服路徑 | 周邊說服路徑 |
---|---|---|
如何說服 | 讓聽眾理解來同意 聽眾需願意聽、聽得懂 |
靠個人魅力、氣氛 |
對象 | 認知需求高的人 較容易走中心路徑被說服 |
認知需求低的人 不宜解釋太多,應走周邊路徑 |
對象與說服主題 的關聯 |
主題跟說服對象越相關, 越容易吸引其注意, 容易走中心路徑 |
較沒有闡述主題, 與說服對象的關聯性, 而是被周圍因素影響 |
態度改變 | 容易維持長時間 | 容易是暫時的 |
舉例來說 | 我是真的 被那個產品的功能所吸引 才買那個產品 (代表我是真的喜歡,想要那個產品,態度能維持長時間) |
我是因為 某某廣告很有說服力 我才買那個產品, 而並非那個產品本身是我想要的 (代表我只是因為被說服才買,然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發現我根本不需要他,態度轉變得很快)。 |
- 對象與說服主題的關聯
people vs. topic | 高相關 | 低相關 |
---|---|---|
which matters | 論述強度 > 講者專業度 | 論述強度 < 講者專業度 |
which route | 中心路徑 | 周邊路徑 |
-
Need for Cognition 認知需求 人們對於「認知活動」喜歡、參與的程度
認知活動就是「獲得新知、學習新技能」等等
-
用害怕來說服人,如果說的太嚴重會使對象逃避,且一定要提供解法。
-
情緒作為捷思是不可靠的,可能會導致錯誤歸因。
- ->為何討論事情要在開心的吃飯時間